FB不太能講心理真心話,所以還是來這裡講。

一直想瘦下來。這八年花錢瘦身分了幾個階段,一一列如下:

  1. Curves: 前幾年(疫情前)加入Curves,一開始很勤勞,但後來越來越少去,主因是它開放的時間很短+很囉嗦+蛋白粉賣的超貴,當會員盤子,就退出了。
  2. 健身工廠: 後來看健身工廠的會費便宜,一個月不到一千有很多器材和跑步機,還可以洗澡可以跨店和團課,就加入了,體驗了一次教練課,事後痠痛了一週,不想請教練,後來因為不會用器材、因憂鬱症讓行動力幾乎為零不想去跨店、健身房有10分鐘車程…等原因,後來就只是去洗澡,再來就根本不去了,一年後退會員。真是很廢的經驗: 花了一萬二買了個空虛,證明自己很廢。
  3. 第二次Curves: 離開健身工廠後,因為裡面認識的教練的一通電話,我又回到了Curves,待不到一年就離開(教練也離開了),主因是開放的時間短到不可思議,颱風假----放,員工運動會----放,週日不開,平日只開下午6個小時等忽視會員的權益的行為,我又再一次被當盤子,最後壯士斷腕,賠了3千多元退會!再度證明自己很漏財,但這一次我學到了: 運動後心情較好,而我很需要好心情,於是我決定作點不一樣的嘗試: 花錢請1對1教練!
  4. 一對一教練: 讓教練來督促我運動!我上網找女性健身教練,找到一個在我家附近、騎車約5分鐘可抵達的小型健身房。第一堂課就告訴她我在健身工廠被體驗的教練操得太慘的經驗,告訴她我不希望太辛苦,我覺得健身最重要的是能持久。她也很認同,教了一些動作,第一堂課一下子就結束了,結束後不能留下來練器材,因為那裡是上課地點,不是健身地點。一堂課要$1400,現在回想起來,我又被當盤子了。還好她第二節課之後就表示她無法早上九點就來上課,我真是感謝她放棄了我。
  5. Posh健身房請一對一教練: 感謝上面的教練放棄了我,我轉而來到了在社群媒體狂打廣告的Posh。Posh主推女性專屬健身房,純女性會員及女性教練,還有免費咖啡可以喝!離我家車程15分鐘,有點遠但看到咖啡我就留下來了。48堂教練才$60000,還贈健身房會員一年,妳平日也可以來健身(+喝咖啡)!天底怎麼有這麼好康的健身房?! 立馬買了48堂,希望自己上完後會玩所有的器材。每次去上教練課我都心滿意足,但卻也提不起勁去"純"運動,興趣缺缺,後來發生了意想不到的狀況,讓我後來也是很痛苦才上完了全部的課-----超嚴重的乳酸反應。我受不了每次上完課的痠痛。肩頸痛、手肘痛、大腿痛、腹痛、全身痛!這痛不是一運動完出現,而是隔天或再隔天,完全緩解要3天以上,有一次甚至花了一週。嚴重影響了我的生活、我的休息、我的工作!期間還新發生了右肘關節炎,痛到我無法打雷射,我以為是我工作過勞,但離開Posh後,它幾乎沒有再發生,而困擾我的肩頸痛,也在離開之後,不藥而癒!總結Posh的經歷,我學到: (1) 健身的地點要離家超級近, (2) 基礎的動作學會了就夠了,心肺有氧運動還是要作, (3) 每天作一點點就夠了, (4) 我真的對運動毫無熱忱
  6. 但我真的想瘦,看到比我年長十歲的學員很短期間就瘦下來,還瘦得很好看,我鼓起勇氣問她怎麼作到的。她一開始不講,後來才說她是靠某種直銷減下來的,那直銷吃的是抗性澱粉,成份天然。所以我諮詢了她的顧問,她先講了TCA循環,提到了脂肪分解酶(我以為這就是她們產品的過人之處),再說過程要驗尿看脂肪酸(她說錯了,其實是keton body)、要買體重機看內臟脂肪(讓我想到我另一次更失敗的減重經驗)、要每天量體重上傳數據、要每餐紀錄飲食…等等,聽到最後說第一個月$26540會拿到三桶產品,才知道只是餅乾,「餅乾減肥」,而不是什麼高科技膠囊。整個療程沒有專業人士的評估、沒有調整的機制、更沒有超厲害膠囊,就是靠蠻力餓肚子瘦身,我怎麼可能適合!蠻失望的,對話一結束,我上網一查就查到滿滿負評,信心已失。這種靠遠方的顧問給妳回饋和鼓勵、讓妳靠意志力減肥的方法,對我一點p用都沒有。我若有那意志力早就像D那樣就瘦下來了,學員姐姐本身超有毅力,但我是作不到的。我有貧血,我不能餓,我一定要吃東西; 第二我有憂鬱症,我不吃東西我就鬱卒,我寧可胖也不要再憂鬱症; 我不想又餓又憂鬱,我也不想餓到腦袋當機,我喜歡腦袋清醒的感覺,我感到壓力時我就是會想吃東西!
  7. 所以我想起了很久以前諮詢過的中醫減重。我吃中藥兩年了,為了貧血皮癢經血過多疲倦頸痛頭痛心悸抽筋等毛病,吃了兩年的中藥,吃出了心得,找出最適合自己的中藥: 疲倦的時候吃這包,經血多的時候吃那包,頭痛肩頸痛吃這罐,心情低落時吃那罐。最重要的是我規則吃貴森森的鐵劑和維他命B,再搭配轉換跑道和有了自己的新房,我終於沒像以前那麼憂鬱了。中醫,致少還有個專業人士可以針對我的狀況作調整,還有藥可以幫我,有奇怪的問題也比較有解法。所以我開始了中醫減重,三個月的療程$47000。第一週拿到了一週的中藥,埋了4盤線在小腹部位。他們說吃了中藥就抑制了食慾,而且會口渴,就會想喝水,還有因為吃中藥會精神很好,所以最後一包藥要在睡前6小時吃。有這種好事? 精神好? 口渴? 真的。真的發生了,本週我的精神好到不可思議,不嘴饞,不會腹瀉,只是尿多,有點心悸,尤其是吃了精緻澱粉、拿鐵和油炸物之後( 其實都是違禁品,但我就是有點鬱卒),我只要避開錯誤的食物,我的感受就很好!好過過去八年的我!超神奇!

結語: 才剛開始而已,這週心情好到不行,連D找我吵架和學員姐姐指責我在FB上的發文太負面,我都沒有懊悔。也許是藥物的關係,也許是我在這兩年的試錯中終於證實了我的理論: 作錯選擇不可怕,被騙不可怕,可怕的是: 妳因為「怕」所以駐足不前。

勇敢地試錯吧!


小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感恩2023年學姊的引薦,我進入醫美體系,以不錯的薪資當光療打工仔。

感恩智O體系,雖然初期很操、很賣眼睛,但2024年末終於加薪,讓我有被肯定的感覺。

感恩新診所的院長,肯讓我吸血成長,助我離開以前那冷血壓力的工作環境,我能夠真正喜歡自己。

感恩願意改變的自己,是我忠於自己的想法趕感覺,決定為自己買一棟真正自己的房子,然後我才肯多工作,才發現自己更適合待在診所。

謝謝,謝謝2023-2024年的自己,是妳,我才能在2025年的1月,下診後對自己說:「我喜歡現在的自己」

小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上午跟某人說:你應該要摟肩膀而不是摟腰。某人就生氣了,說他討厭連抱一下都要指責。晚上就看到這篇文章啦!

這段話驚醒了我:「若我的老公疼我護我,什麼事都把我放在第一位,那他的事就是我的事,他的親人就是我的親人。我可以為了我老公,不去計較一些人的無理取鬧。」

「後來,我再沒有叫他一聲老公,也不吵不鬧了。沒事手機不打,晚上回不回家我也不過問了,錢包不管,去哪不問,大家都只愛自己,這樣挺好的,我所有的熱情都已經在失望中耗盡了,我的事再也不想上你知道,同樣你的事我也不想在瞭解,隨你去吧…」

小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近日隨筆:

1。加入新的急疾集團,不急的團。學新儀器、學新知。感覺很好。不把雞蛋放一個籃子裡,廣結善緣。

2。理直氣和地請皮膚科老闆發薪水。不管我看得有多慢,病人有多麼的少,回診率有多少,讓他虧本多少,講好一節多少錢就該給多少錢!妥協不是好人,被剝削也不是好人。好人是很清楚自己應得多少,然後善意地講清楚,若還是不給,沒關係,有失必有得。結果目前老闆經過討價還價,談了跟智麗一樣的時薪。到職一個月內跟他起了兩次矛盾,這也是絕無僅有的事情。很高興看到自己的轉變。

3。類似的吵架,也發生在窗簾事件裡。設計師當機的事情,總是被我遇到。七窗量錯了2.5窗,那半窗不跟他計較了,作短的那窗也差點被呼嚨過去。這一次決定要重視心底的不舒服,而不是過往的忍讓忍耐成人之美。最後也有了合理的結果。下次知道了,買什麼東西就還是買中價位的,不要買最便宜的,失望的比例很高。

4。生平第一次真正的醫美,自己打音波。媚必提200條,4.5和3.0各100條,左右再各半,條數其實很少。操作很難,覺得自己沒有打到重點,被打的感覺就是被打,被打臉的感覺,刺痛、熱痛、鈍痛,一點點牙痛感,就一點點而已,還可以忍受。打完第二天臉還是微微痛。其實我不覺得會有什麼效果,就當送自己的禮物,這個月還刷了4萬元買智麗的保養療程13堂。SEYO水光噴噴儀,是個可以馬上改善膚質的療程,一定要預約過年前規律作的啦!給娘家的人好看!日後還要作電波和肉毒。填充類針劑絕對不碰,那些東西到表皮還行,到皮下誰知道會長成什麼樣子。

小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圖:在麥味登吃午餐等衛生所開門

「可惜嗎?」

以前一定會覺得可惜的啦。以前不敢出來是以為自己在原來的科很有用,出來就浪費了自己的訓練。但經過了這幾年,越來越明白,自己在原科別裡面真的沒什麼能力,別人說我有能力,都是在安慰我而已,我自欺欺人太久了。那麼既然出不出來都一樣沒用,那為什麼不出來呢?出來才有機會讓自己變得有用啊!在原來的科裡面,永遠都是倚靠著團隊才能夠治療病人,我厭倦了無法提升的日子。

那就出來吧。


小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新老闆有憂鬱症。

天才型人物,雖然都他自己在講,但跟整個過程可以感受到他清晰的邏輯思考及很好的口條還有那超級道地的台語。我若有他10分之一的看診速度,就應該還不錯了吧。

相較之下,我清空整個腦袋的硬碟,企圖在短短一個月之內塞入一整本的教科書,卻覺得自己最後什麼都忘了,像失智一樣。我放下經營了20年的臨床急症經驗,轉身投入診所,聽起來真是蠢到爆。

今天上半身著條紋鬆垮襯衫,下半身鬆垮藍淺藍色牛仔褲送孩子上學,回程看到自己全身的模樣,鬆垮的身形加上淺色上衣,像70歲的老太太。轉念一想,那只是顏色的問題,上衣換成白色緞面襯衫後就不一樣了。但這樣稍微年輕的形象,還能有幾年呢?不用上急診班的星期三,等一下吃個藥,就能補個眠,雖然有點失智,但沒有憂鬱症,這樣的生活不好嗎?

轉診所還是有壓力的,壓力甚至爆表,雙十一購物節,為新家買了東西,我焦慮的查銀行帳戶餘額是否足夠付清,也又再度懷疑自己真的有必要買這些東西嗎?但另外一個方面又自問難道我不值得擁有這些東西和它所代表的美好生活嗎?兩種意見不停的拉扯,掩蓋住對新工作的焦慮,掩蓋另一個問題:「為什麼要換新工作呢?原來的工作都很習慣了呀,不好嗎?」

小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每日一丟,我檢視桌上和書架上的東西,只決定了丟一瓶摩洛哥油。小小一瓶125ml,2017年購入,7年了還剩一半的量。

想丟,卻丟不了。

「適合所有髮質」
「抓燙頭髮後可以用」
「皮膚乾燥也可以用」

小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這是一篇加密文章,請輸入密碼
  • 密碼提示:我的生日
  • 請輸入密碼:

今天送走了7件翡翠,只留4件。雖然只是寄賣、物品名義上還是我的,但心裡還是有說不出的傷感。我原以為會鬆一口氣,但不是那麼簡單的,而是有點哀傷。過去幾年買的每一個作品都是一見鐘情、再見還是很喜歡才買的,萬元以上的東西,我多少還是有想過,但為什麼目前的結果是這樣? 不是現在的我有問題,不是因為我有房貸壓力所以那麼想賣,而是我真討厭過去那個「為買而買」的自己,到底那時是有什麼執著? 「只買好東西,不管它多麼貴」(翡翠、神韻作品)「買東西憑感覺,而不是多家比價」(翡翠、茶品、茶具、化妝品)「以為需要,其實根本沒時間」(如租屋、健身房、女性健身、茶具、裁縫興趣)「就是想花錢」(如租屋)……,總結就是: 不清楚自己的經濟狀況、需求、時間、精神,看到想要的東西就一直想著,簡單講就是沒目標。現在的我有超級大目標,房子和新裝潢,但是過去任性花錢成了習慣,三不五時來搔養我的心,所以即使有債在身,我還是陸陸續續買了二手拍賣課程、健身房一對一教練課程、筆記型電腦、健身在用的蛋白粉、為了身體健康而買的中藥+營養品…等等,但這些都有在用。

我覺得買東西或購買服務,OK的,但要買多貴的? 原廠的還是二手的? 可以問自己兩個問題: 使用頻率高還是低? 以及 是否容易脫手(是否為主流產品還是小眾市場)?

  使用頻率高 使用頻率低
主流市場
(很多人在玩、易脫手)
既然主流,就代表心得很多,選擇中高價位的,將來沒興趣了也易脫手。可買高 可以考慮買中價位先試水溫。可買中高,視能力調整
小眾市場
(沒什麼人在玩、或是脫手價很差、連送都沒人要收的
為什麼只有我需要呢? 頻率真的很高就買好的,買一次就知道值不值得。如: 爬箱,好的爬箱讓你很放心!

小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近在蝦皮上的活動比以往都頻繁,除了自己當買家以外,也當起了二手物的賣家,常常有這些感覺: 「我的都已經很便宜到谷底了,為什麼有買家有臉來跟我殺價?」「原價990二手價50元的東西也要求面交,你當我塑膠時間很多?」「奇怪為什麼有的二手物賣得比全新的還貴,這些賣家不作功課嗎?」「我告訴一個二手的賣家,他的物品比全新的只便宜了10塊錢,他只回我: 那你就買新的吧,卻不打算更便宜地賣我,為什麼?」(不缺錢是吧)

前天買蟲子給爬寵吃,這種我買很多次了,知道價格與size的對應,沒想到收到時驚呆了,這size也差太多,賣家的價錢是其它家的2~4倍!我心中不滿,就在評價裡給他三星,太貴了不能給三星嗎? 是什麼道理啊? 我是買家我不能講我真心話嗎? 我就是被貴到所以不爽所以評價三星,這有什麼問題? 賣家馬上回酸我是三星買家,應該要第一時間給他訊息讓他可以補救,那麼他現在只好封鎖我了。我一看這訊息就更不爽了,老娘買東西沒欠你錢留下一個真心的評價,就要任你這樣羞辱? 你以為現在是賣方市場,全世界的人都得找你買不成? 哼,這完全不必客氣了,直接給1星然後封鎖!爽!

以前的我一定很糾結: 是自己不清楚蟲子的尺寸,以為M號就是常吃的size,其實賣場的M號是別人的S號,這根本就是誤導!你說我有錯嗎? 我有錯,但我有錯就不能評價對方太貴嗎? 我有付錢的耶,我頂多是認知錯誤,認知錯誤不能給負評喔? 


小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後悔」

後悔曾經那樣地買,誤以為物品不愛了就賣掉或丟掉就好了,卻不知道第一是根本沒人要買二手的,再來就是不是每一種物品都能輕易回收或丟垃圾車。也就是說,過去的認知是錯的、自戀的、短視近利的,其實根本就不需要。

以花磚杯墊及鍋墊為例: 前者是跟著社團去旅行參觀花磚博物館時心癢癢買的,那時就是個聲音說「好可愛啊!買回去擺桌上吧!帶著美好的回憶回家吧!」但我很少用杯墊,當然也不缺,(追根究柢下去就會發現我們家都喝熱飲所以杯體不會出水,而木頭桌根本就沒在愛惜,所以杯墊在我家就是廢物一枚,偏偏還很多,很多人愛送!)那時卻腦波弱就買了,買回家一直收在盒子裡沒用,終於打開來用了卻覺得不是很順手,然後放在網路上要賣時才發現: 網拍上那些杯墊多麼可愛啊,又是貼磚又是木頭又是日式,而且價錢都很可愛,都是銅板價!那麼我這個二手的杯墊怎麼可能有人要呢? 雖然它是真正的「花磚」,那網路上有多少人會在意啊? 會在意的人會屬於買二手物的族群嗎? 幾乎不可能,所以等著半年後沒賣掉就下架吧。那個鍋墊就更腦殘了,在某個高速公路休息站的店家買的,為啥買啊? 就漂亮吧,手癢想花錢吧。其實家裡後來有更好用的矽膠鍋墊,白色顏值高,反觀我手滑買的這個花磚鍋墊……實在不怎麼樣,又重又不能進洗碗機,週圍的軟木材質用久了就黑黑的,現在的我怎麼也想不透那時的我是多麼地沮喪才會想買這個鍋墊的????? 總之一定也是賣不掉,等著回收嘛…但陶磁類不能回收,聽說只能丟垃圾車,不可燃的丟垃圾車??? 我也傻眼了,那麼就有機會再拿去「免廢市集」找找有緣人吧。其實也都是小東西,真正大的東西都還沒拿出來的,像那台防潮箱,像三本拷克機,但這些可能都有人要,就是那些個小東西沒人要的,所以越是小的東西,入手越是要謹慎。但也不是大的東西就沒關係,還是得了解自己的需求,任何入手的東西都要想想: 是否「無可取代」的(必要)? 被它取代的東西該何去何從? (能輕易丟掉最好) 入手後這一段期間一定會用到嗎? 有沒有二手的便宜貨可以買? 未來用不到時能否輕易(不心痛不麻煩地)賣掉或捐贈掉?(即處理掉)

後續: 花磚鍋墊及杯墊以極低價售出。賺不到一百元。

現在(開賣二手後約2個月)進入了一種奇怪的狀態: 很急著想賣東西,也很急著想買一直想買的東西,如Ipad。買Ipad的目的只是想打電動,想抓著那些快感,被獎勵的快感,我到底怎麼了……?

小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不到半年,覺得自己變化很大。
1。開始揹房貸了,但裝潢還沒找到設計師,為了這件事失眠焦慮、擔心自己傷害了別人,但其實應該沒有吧? 目前剩兩家在考慮,還在糾結中。一年後的我,會不會覺得這一切的糾結其實沒有必要? 現在的我是怎麼看十年前的裝潢經驗? 一定比那時還進步的!我更了解自己要什麼、不要什麼了,所以應該會少一些浪費吧? 現在回想那時比較花俏的設計,都以失敗收場,如: 玄關的跳色(現在看起來很醜)、玄關的拉門(根本沒再用)、書房的玻璃拉門(幾乎沒在拉)、玄關的換鞋椅…玄關就很失敗,但那時的我可是很期待那張穿鞋椅呢!也很期待下方的收鞋區(結果方向錯誤,家人不把鞋子放裡面,都甩在玄關地面; 我也很期待那塊灰玻璃(結果我也不在意了); 總之玄關區的設計太繁瑣最後反而不實用。最好笑的是中間那排投射燈,怎麼會設計成那樣,而那個設計師還照作!樓梯下的收納櫃也超爛,空間都太小又難用,失敗!客廳的裝飾條硬是限制了我冰箱的大小,為此我怨那個設計師!然後還有那個陽台,設計師有沒有收設計費? 那時的我,什麼都搞不懂,只知道收集美圖給設計師,但對尺寸和放樣沒有概念,最後成品就很失望。後來陸續增加的櫃體、書架、儲藏架等等,都是因為一開始的設計不足及欠缺考量。我後來增建的書桌、書架及系統餐邊櫃,都用得很開心,唯一可惜就是餐桌週邊空間太小,小孩寧願去客廳的矮桌一邊吃飯一邊看電視,對入口的食物鮮有品嘗,著實讓我傷心。 這一切都是因為一開始的設計缺陷及不足。
現任住所的最佳設計應該是入門後左手邊為更鞋更衣儲藏間+雙邊有門,收納所有的外出用品及外套和包包,儲藏間牆壁的一側就是電視牆,要記得為窗戶搭配遮光簾,看電視才舒服。廚房部分,將電器櫃那一柱移到陽台門旁邊、拉長流理台台面、放棄雙水槽、中島縮短、垃圾桶特別收中島下方,這樣才對! 當初房子作得那麼掉漆,竟然也收了130萬以上,現在原物料工資都漲了,我怎麼可能用150萬裝潢得了? (to be continued...)

2. 開始正式賣二手物。加入了小印的課程和計劃,共花了2萬元,目前零零星星有訂單,但賣的都不是我想出清的如: 翡翠、茶具,反而是書和3C及生活用品。書: 仔細研究才發現原來給讀冊賣,最多只能拿到原價的四成五,也就是說原價300元的書,找讀冊賣最多只能拿到140元,但若自己賣可能可以多拿10元以上!其實也才10元而已,不禁懷疑有需要為了10元如此努力(拍照、上架、包裝、寄物)嗎? 翡翠: 放在蝦皮上無人問津,原來高價物品不適合在蝦皮賣,小印建議在臉書社團賣,我這幾天滑下來,有種心死的感覺。思柏姿賣的價格是市面的5~10倍以上!妳就是花錢買了個真實性,真的A貨,就只是這樣而已,買一件還可以接受,那我買了10件就是超級大傻子+失心瘋了!這裡我不想再後悔(已經後悔很多天了),我想找出我過去三年為什麼會一買再買的根本原因。是執著嗎? 探究下去還是得從參與茶席開始,那無止盡的買、買、買,明明不想買了卻還是買!最近讀的書提到了這個現象,我得把它紀錄下來,避免重蹈覆輒。也許是因為我根本不知道自己要什麼吧。
小印的課我已經看完了,也拿到規劃書了,說真得還滿失望的,她沒有什麼特別的管道能賣高價物品,她就是叫妳去臉書社團賣賣看。但現在臉書上的拍賣社團多如天上的繁星,贈物社團也是滿天飛,想賣掉這些東西,要花多少時間啊? 說白了就是再次證明一個真理「東西入手後價值就剩一成,下手前謹慎思考!」以前賣二手還算容易,現在真的難度很高很高了!上完課大概就是再一次告誡自己花錢要謹慎,東西太多,就連小印都很難救妳。二萬元的課程買這個體悟,值得嗎? 一年後再看看。

小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這篇文章限定好友觀看。
    若您是好友,登入後即可閱讀。

其實我也知道爸爸講話就那樣,酸、挖苦人、明嘲暗諷的,標準的狗嘴吐不出象牙。

我也知道所有的人都叫我忍: 媽一定叫我忍、大阿姨小阿姨也叫我忍、二姊那個人一定拿聖經的話來「指正」我,但這從來都不是我忍不忍的問題,而是爸爸可能到死了都不知道他這個嘴巴有多麼傷人、甚至誤了孩子孫子。一個人怎麼到死了都還不知道自己其實可以作得更好? 就像D,若我不講,誰知道在外好形象的他,對家人卻是這般態度,我不講的話,他要怎麼修? 

標籤怎麼辦? 「不肖女」「沒感情」這標籤一定又要貼上來了,捫心自問: 不敢接嗎? 我的出發點是什麼? 說真的我也沒那麼先他後我地希望他過無憂無慮,我也絕對不是孝順型的問候,我是站在一個「我也已經是個母親」的立場,回過頭看自己的成長過程中,父母的不良示範造成我後續人生的困難,提出了因果,並把因果關係告訴了家人,我要講的是「人可以說自己想說的話,但要nice,要利他,不要諷刺、不要明褒暗貶,尤其是對很信任你的孩子」

我想到了大姨丈,他真的是一個很惹人厭的長輩,只能拿來當工具。如今他們家還滿多困難的,大阿姨很辛苦。有沒有人告訴大姨丈他真的很差勁? 就像,有沒有人告訴舅舅他的觀念很偏差? 有沒有人願意突破那個虛偽的禮教,告訴這些男性長輩: 「講話有點邏輯、對家人多點尊重,會讓他們更值得晚輩的尊敬?」

大概都沒有吧,誰想淌這個渾水,誰想當箭靶,而這一陣子的MeToo事件,真的太棒了,終於,受壓迫的人能發聲了,能揭開偽善的面紗了,終於這一次受壓迫的人能無所畏懼了,真的,當妳不為自己發聲時,妳還能失去什麼? 當妳為自己發聲時,失去的都是本來就不屬於妳的。

小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就是想住新的社區。

有管理員可以負責收包裏和掛號,有專人負責公共空間和地下停車場的清潔和收管理費,我想要的就是樣。

現在的住家,雇了一個腦袋怪怪的人來打掃,拿錢時要講3~5遍才講得完,如:「你們是XX號XX樓對不對,我X月XX日會跟你收清潔費和清潔用品的發票,多少錢再給我多少錢。我上次跟XX號XX樓收這個月的清絜費和清潔用品的發票,那個XX號XX樓的阿姨提早給我,她說下個月是個你們XX號XX樓收清潔費和清潔用品的發票,多少錢再給我多少錢。我在這附近的某一棟大樓也有作,他們也是2樓、3樓、6樓、7樓收清絜費,跟你們一……(中間循環多次)……我從我家6點多走過來,有時候8點多走過來,有時候會看到你,想請問你可不可以早點收錢?」

一句話「我下個月XX號要來收錢,九點以前好嗎?」

我一開始還很有耐心聽她繞10分鐘才講到重點,後來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我有點受不了了,在家人群組裡抱怨這件事,D那個人就說對方腦袋不太好很可憐,要對她有同情心…等等。我的反感當然是不在話下,心想:「那你就在家等她向你收錢啊!你跟她打交道啊!講得那麼簡單!」「我就是個沒耐心沒同情心的女人,下賤啊,就像你講的一樣,但更下賤的是你。」

小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